阅读量:541519 2025-09-25
央视报道链接:
}https://content-static.cctvnews.cctv.com/snow-book/index.html?item_id=16274530499057209680&toc_style_id=feeds_default&share_to=wechat&track_id=67b619c2-56c9-4238-92e0-6c787ce35331
9月25日,央视将目光投向“中国电动车之乡”无锡锡山,深度解析了这片土地上两轮出行产业的全球突破。其中,台铃作为行业技术标杆被重点聚焦,被央视点名点赞!
在全球市场低迷、贸易壁垒加剧的背景下,台铃出口逆势增长,凭借硬核技术与过硬品质闯出新天地。CCTV的权威背书,不仅是对台铃品牌的肯定,更折射出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!
央视背书
台铃硬核实力获国家级媒体认证
央视报道向来被视为中国企业实力的试金石。此次《活力中国调研行》专题中,台铃的技术研发中心、专利墙和高性能扁线轮毂电机等核心科技成果被全方位展示,这已远超一般的企业宣传,成为行业领军者的“国家级认证”。
报道中一个细节值得关注,台铃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李帅面对央视镜头表示,“一般的电动车有几百个零部件,像我们的几十个核心零部件全部都运用了我们的发明专利”。这种底气背后,是台铃在电动车领域拥有的2400多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。
央视此次调研行绝非偶然。在全球外贸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,今年前8个月,无锡锡山区电动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6.5%,平均每分钟就有2.4辆电动车从锡山走向世界。在这一逆势增长中,台铃等领军企业成为推动“中国智造”全球化的关键力量。
破局立新
汽车级技术重新定义两轮出行边界
“一辆电动车能有多少科技含量?”面对这一行业长期存在的质疑,台铃以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给出了回应。
在央视镜头下,台铃最新研制成功的高性能扁线轮毂电机成为焦点。这一技术直击海外用户“烧电机”痛点,使电动车续航里程突破100公里,推动今年东南亚地区销售量提升50%。台铃集团执行总裁孙木楚的解释简单直接:“我们用了扁线技术以后,基本上不会烧电机了。”
台铃正将汽车级技术应用于两轮领域。报道中提及的扁线技术、钠电池研发等,都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转移。特别是正在研发的钠电池技术,将让电动车在零下40℃的极端环境中正常使用,这无疑是两轮出行领域的革命性突破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台铃已开始布局以上这些前沿技术,为未来竞争埋下伏笔。这种以技术研发驱动市场拓展的策略,正是台铃在全球市场获得差异竞争优势的关键。
中国智造
从专利墙到全球市场的价值跃迁
无锡锡山区被誉为“中国电动车之乡”,全国每三辆电动车就有一辆产自这里。但台铃的野心不止于制造基地,而是要成为全球两轮出行的技术策源地。
报道揭示的数据值得行业关注:近3年,锡山电动车行业研发费用年均增长19%,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长22.3%。在这一研发投入竞赛中,台铃每年超过2亿元的研发投入位居行业前列,成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。
台铃的专利墙不仅是企业实力的展示,更是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转型升级的缩影。从核心零部件创新到整车性能突破,台铃正重新定义“中国制造”在全球消费者心中的形象。
“放眼全球,中国制造了全球最先进的电动车。”巴基斯坦采购商诺曼在央视采访中的评价,代表了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获得的全新认知。这种认知转变,正是以台铃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所赢得的。
从央视报道的镜头里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台铃,更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未来缩影。作为行业领军企业,台铃正以硬核实力铸就中国智造标杆,以创新技术突破全球壁垒,引领两轮电动车驶向更广阔的国际赛道。
在全球绿色出行浪潮加速之际,台铃的脚步,正是中国品牌崛起的最强注脚!
上一篇:新华网:ESG双奖印证绿色“骑”迹 台铃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
下一篇:无